劉邦顯.熠熠之光.探索生活中的樸作之美.森初藝廊

2023.04.17

 

 

 

✧✦✧

 

 

春日午後,探訪銀器作家-劉邦顯的台南工作室,樸作銀器。推開前室,看見貓咪旦寶在茶室曬太陽。越過穿堂,是劉老師隱藏後側的工作空間。牆面各式工具映入眼簾,有鐵鉆、有木槌、有塑鋼槌玲瑯滿目的道具,既眼熟卻感到有些微妙感。原來,這是劉邦顯專為各式器型作品,量身設計出獨一無二的製作工具。

 

 

劉邦顯踏入金工世界的契機,最初是單純學習金工技法,開啟銀飾設計製作之路。後來,因生活的歷練體會,思考了銀與日常的連結,進而將銀「以用為美」的概念出發,延伸出更多樣的生活器物。有銀壺、茶倉、高台、小花器、高腳杯等等,讓銀更貼近人心,化成日日使用的桌上風景。

 

 

劉邦顯戴上手套,聽著耳機,開啟銀器敲擊旅程。將銀片放上加熱台,漸漸染上紅藍色澤,溫度升高之際,老師熟捻地拿起工具,從方塑圓,鍛敲成型。在反覆的加熱與退火中,是他與時間賽跑的過程。一層一層的向上敲製推進,漸漸展現器物的模樣,親眼見到,無不驚嘆。詢問著老師製作秘訣,老師笑著說:「落槌全靠經驗」。在他敲擊落下的每一刻,皆是器物的重要瞬間。

 

 

特別的是,老師為了本次特展,加入了自然生態元素。將靈巧圓潤的兔子、憨直鳴唱的青蛙及緩行默默的蝸牛,放入紅銅壺承中,與千變萬化的色彩,相伴左右。另外,老師還捕捉了夏日高歌的蟬,以可愛的台語「腌哺蠐」命名。用有細膩的雕刻手法展現樣貌,再將其拆為單一零件後澆鑄,最後手工一一重組完成。羽翼的薄度紋路、前後腳的擺放位置,均刻劃出精緻的迷人細節,展現唯妙唯肖的夏日姿態。

 

 

而在日常隨手沖泡的小壺中,個個獨具造型。有如梨子外型的梨型壺、經典圓潤的西施壺,更有小巧迷尼的正把壺。在時時撫摸、日日使用後,漸漸暈染出迷人的深沉色澤。老師也特別將原有的葫蘆形透氣孔,置換成圓形、三角形、正方形,打造出專屬於 森/CASA 的小巧思。

 

 

此外,對於生活的觀察與體現,也都藏進劉邦顯的銀器之中。熱衷於學習手沖咖啡的他,手持沖泡過程中,萌生了製作手沖壺的想法。劉老師吸取自身使用經驗,為了能在手持傾倒時節省力氣,特別設計軸心向前偏移,能讓手部更舒適的使用。前期手沖壺草圖,必須精準測量每一寸的距離,確保整體比例與傾斜角度。並以複合材質搭配,將台灣櫸木與鈦金屬,結合蝴蝶榫構造與藤編方式,製成把手。一把手沖壺,需歷經二個半月的時間製作,才得以完成。長期使用過程,其體貼人心的種種設計,皆在其中顯露無疑。

 

 

由手沖壺延伸設計的第二作品,紅酒壺,是極度考驗鍛敲的技術。曲面間,由大至小的方格,以橫向直豎對齊。製作時,必須雙手懸空,邊敲邊移動。沿著曲度,一格一格仔細丈量延伸,向內鍛敲。每一個位置,都需要精密計算製作,多一分、少一毫,都會影響最終呈現。一件紅酒壺,需以將近三個半月的時間才能完成。獨有器型與表面紋理的它,握在手心,能體會獨具匠心的細膩韻味。

 

 

小巧的工作室,是劉邦顯釋放十五年紮實工藝的綠洲。不受外界的干擾,享受敲擊的純粹與節奏。當器物輪廓逐漸清晰之際,微光勾勒出熠熠之光,迷人閃爍。至 8 月 26 日,於 台南森初藝廊,歡迎進入劉邦顯的銀藝世界,探索生活中的樸作之美。

 

 

❄️ 

展覽|劉邦顯.銀器道具特展.預約制
展期|9.02 (二) - 10.21 (六)
地點|森初.moricasa art